这个大白话的标题从根本上说也是一句大废话,实在想象不出读书人读书不看内容还能看什么?精致的装帧、新颖的形式、先进的介质、优质的服务可能吸引读书人一时之眼球,但如果内容缺少魅力,这些围绕着书籍的外在因素之于读书人而言不过如同绣花枕头般中看不中用。反过来,只要内容精彩,哪怕外在形式再粗糙再简陋同样能够牢牢吸引住读书人的眼球,同样也会形成洛阳纸贵的效果,"十年浩劫"时手抄本和残缺书的争相传阅就是典型的案例。 otHd$' 6,,
MUF80lwg&.
读书人固然有职业与非职业之分。前者如学者、作家和编辑等,离开了阅读,他们的职业根基也就不复存在,尽管作家的主业看上去是写作,但阅读一定会占有相当比重。至于非职业读书人当然是那些更广大的一般读者了,他们的阅读可能不会如职业读书人那般专,但书籍之能吸引他们的还是只有对他们兴趣的内容。舍此之外,别无其他。 Et-WfM#?
y>vCs&!+Xi
以上所云也如同本文标题一样,既是大白话又是大废话,而本文之所以如此"一腔废话"则实在是有感于这些白话废话在当下既不白又不废,大有老调重弹之必要。 Gk+F3 ,5MH
MBPl0p
我始终呆呆地认为:如果出版人都能深切领悟"读书人相中的只有内容"这句大白话和大废话,难道就不会对"内容"二字产生深深的敬畏之心?如果深怀这种敬畏之心,难道还会简单地以年出版品种的增长作为出版业绩而炫耀?难道还会有那么多的"跟风书"一类的文字垃圾?难道还会有那么多完全无视内容的"好为人师"之"训导"?一般读者对内容的辨识力有差异完全正常,足可以理解;但出版人如果对"内容"毫无敬畏之心还要大着嘴巴在那里指点江山则着实令人作呕。 3|v~U` P9
4ee|(Swh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我在说"读书人相中的只有内容"之同时也承认一般读者对内容的辨识力有差异;我在说出版应该对内容心存敬畏的同时,对这种敬畏之心还是有深浅之别的。 hB63F0H.uf
?) LKsfF5
职业读书人对内容的要求往往会有专与深的兼顾,这很正常,否则他也很难成为一位称职的职业读书人。但一般读书人对内容的要求则着实存在着多口味、多层级的差异,而且其中某些口味与层级还是需要引导甚至抑制。这就要求出版人对内容不仅要有敬畏之心而且也要有层级之分。 d<& |